十年目睹台灣高等教育怪現狀
目錄
生病的大學
重研究輕教學
狡辯、成為大學教授的門檻是研究,教授升等的依據也是研究
狡辯、論文的質與量影響著補助經費的多寡
狡辯、研究能夠提升人類知識、國家發展、國家競爭力、大學世界排名
狡辯、教學難以被評量,研究容易分等第
原因、教授從沒被訓練如何教學
迂腐制度
陳規、進窄出寬
陳規、過份嚴格的轉系條件
陳規、畢業要求的學分數太多
陳規、課程更新慢,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素質低落的大學生
感慨、混學歷
感慨、抄作業
感慨、狹隘的眼界
感慨、貧瘠的靈魂
感慨、過多的課外活動
感慨、誘惑
感慨、受耍廢同儕的影響
錯念數學系
理由、以為大學數學系的數學跟高中數學是同一種類型的,而我高中數學很好
不轉系、因為成績不夠,轉不過去
不轉系、如果大三轉系,我就浪費了兩年
不轉系、不轉應用外語系,英文自己念就可以了
不轉學、因為企業最愛成大
弄巧成拙、轉不了系就雙主修、輔系
自我催眠、學了數學以後可能用得到,學數學出路很廣
自我催眠、培養邏輯思考
自我催眠、數學的sense可以培養(待商榷)
研究所也病得不輕
病症、期刊文化
病症、取納稅人之錢,以研討會之名,行吃喝玩之實
病症、拿納稅人的錢出國參加研討會
病症、沒指導的指導教授
病症、廉價助教
病症、迷思
病症、聽不懂的演講
一塌糊塗的教程
亂象、紙上談兵
亂象、以身作謫
亂象、要修數學系的專門課程
亂象、時間過短、沒錢的實習
一絲希望
藥方、讓天賦自由
藥方、如何叫醒大學生
藥方、補習班
藥方、教研分流
藥方、MOOC
藥方、大學生應學習、具備的能力
藥方、我不孤獨
內文
- 生病的大學
- 重研究輕教學
- 狡辯、成為大學教授的門檻是研究,教授升等的依據也是研究
可是瑞凡,正教授通常教得比助理教授還爛耶。
- 狡辯、論文的質與量影響著補助經費的多寡
那你領經費的目的為何?應該是替學生爭取更多學習資源吧。但你做了研究,領到經費了,有經費你又將其投入做研究,這樣無意義的循環只有教授自己受惠,卻犧牲了學生的受教品質。
- 狡辯、研究能夠提升人類知識、國家發展、國家競爭力、大學世界排名
這我不否認,但應該以教學為重或是教研分流,讓只想要做研究的教授可以專心做研究,讓擅長教書且具教學熱忱的教授能夠專心教書。
- 狡辯、教學難以被評量,研究容易分等第
不能因為教學很難被評量就不試圖去鑑別教授教學的優劣。而且有些研究能夠獲得高評價,只不過是一些球員兼裁判關起門來自行造就的。
- 原因、教授從沒被訓練如何教學
- 師公怎麼教,師父就怎麼教。
- 容許教授教自己不熟悉的科目(該科目已經是發展成熟的領域)。
- 教授只是台噴粉印表機,上台抄課本。
- 用教授自己想讀的課本,不顧課本的難度與品質適不適合學生。
- 習題亂勾。
- 考題亂出。考試除了敦促學生念書,也用以鑑別學生的認真程度,不應過於簡單的完全照抄課本習題,或是出大量的艱難題目,淪為激盪腦力的智力競賽。另外,考題的選擇也應當是以學生在學習後面的章節會頻繁用到的題目為優先。
- 犧牲認真學習的學生,遷就不念書的學生。
- 狡辯、成為大學教授的門檻是研究,教授升等的依據也是研究
- 迂腐制度
- 陳規、進窄出寬
要進入台清交成很困難,要混畢業卻相對容易。
- 陳規、過份嚴格的轉系條件
數學系要轉部分系所,要求一定的微積分成績,但數學系微積分比外系微積分困難許多,這對數學系學生要轉系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應該是轉系容易畢業難,在台灣則是顛倒過來。但如果轉系容易,按照台灣人的鑽漏洞本性,大部分學生會擠到熱門科系中。
- 陳規、畢業要求的學分數太多
重量不重質。
- 陳規、課程更新慢,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 資工系必修工程數學。
- 心理系必修微積分。
- 沒有教學生如何做presentation的課。
- 陳規、進窄出寬
- 素質低落的大學生
- 感慨、混學歷
- 來自家庭、社會及自己本身的錯誤學歷觀,為了進企業最愛的大學,放棄就讀有喜歡科系的大學。
- 高中時努力考上企業最愛的大學後,打混摸魚、嬉戲度日,選涼課、盧教授,遊走在及格邊緣,最後一無所獲地畢業。
- 有些科系出路狹窄,既使學生有興趣,也為了未來三餐能夠溫飽而選擇不喜歡的科系。
- 大學進窄出寬,學生沒辦法念喜歡的科系,就混一個沒興趣的科系學歷。
- 感慨、抄作業
苟且心態、得過且過。
- 感慨、狹隘的眼界
- 不認為自己有替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服務奉獻的義務。
- 學生認真念書,是為了擁有知識、應用所學,但是當學生遇到值得探索的問題、或是企圖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時,卻沒時間思考,因為明天要考試,結果讀書的目的變成為了明天的考試。
- 學生抱怨學校沒有教怎麼應用知識,企業抱怨學生不懂得應用學習到的知識。
- 感慨、貧瘠的靈魂
- 聽完演講或閱讀書籍後,毫無感想,如頑石朽木。
- 文筆差,寫不出心得,抄自傳。
- 沒有思考的能力與習慣,不想思考,懶得思考,拒絕思考,這不會考。
- 沒辦法解決課本外的問題。
- 不具分辨是非的能力,不會意識到大眾行為的是非,例如亂停機車,校內騎車,紅燈右轉。
- 沒有基本的公德心:在教室亂丟吃完的早餐包裝、午餐便當盒,上完廁所不沖大便,在禁菸號誌前抽菸,闖紅燈,L型左轉,在電腦室裡面飲食,在圖書館交談,手機震動影響他人。
- 不懂得待人處事,應對進退。
- 感慨、過多的課外活動
- 迎新
- 宿營
- 家聚
- 隊聚
- xx週
- 傳情擺攤
- 感慨、誘惑
- 手機,寶可夢
- 臉書
- Line
- 神魔之塔,爐石戰記
- 魔獸世界,英雄聯盟
- 戰艦
- 感慨、受耍廢同儕的影響
與廢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感慨、混學歷
- 錯念數學系
- 理由、以為大學數學系的數學跟高中數學是同一種類型的,而我高中數學很好
既然現在知道不一樣了,而且也沒興趣,那就快轉系轉學。
- 不轉系、因為成績不夠,轉不過去
對數學沒興趣,只是你不認真念書的藉口。如果你真的要轉系,那你就該認真念書,達到轉系的要求,大一的科目有很多共通的,總成績也有算通識學分,如果通識學分的成績也不好,那你就沒有理由怪罪數學成績讓你轉不了系。 你說你想轉化學系,你確定你轉了之後不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是化學並不如你想像中的有趣。 教育制度也有問題,數學系的微積分較外系困難,但轉系條件卻要看微積分成績,這對數學系學生來說很不公平。
- 不轉系、如果大三轉系,我就浪費了兩年
你現在不轉,你總共浪費了四年,而且照你的爛成績,繼續待在數學系可能要延畢多浪費好幾年。
- 不轉系、不轉應用外語系,英文自己念就可以了
但你有時間自己念嗎?沒有,因為你要應付數學系上的考試。
- 不轉學、因為企業最愛成大
如果企業看到成大培養出你這種學生,企業還會再愛成大嗎?
- 弄巧成拙、轉不了系就雙主修、輔系
如果你們真的有那個時間,不如把數學的科目念好。你們真的以為你們有能力雙主修嗎?你們真的學得扎實嗎?
- 自我催眠、學了數學以後可能用得到,學數學出路很廣
- 為何不先學以後一定用得到的東西,如果以後需要數學,再去學就好。
- 另外,你要能應用數學或是將數學作為跨領域的利器,必須是你真的有把它學起來,但按照你學的情況,你並沒有真正地把它學起來。
- 自我催眠、培養邏輯思考
學其他你有興趣的領域一樣可以訓練邏輯思考。
- 自我催眠、數學的sense可以培養(待商榷)
建議去讀外文這種努力看得到收穫的領域。
- 理由、以為大學數學系的數學跟高中數學是同一種類型的,而我高中數學很好
- 研究所也病得不輕
- 病症、期刊文化
- SCIgen
- Sokal hoax
- 病症、取納稅人之錢,以研討會之名,行吃喝玩之實
- 病症、拿納稅人的錢出國參加研討會
- 病症、沒指導的指導教授
- 病症、廉價助教
- 改作業
- 改小考
- 改期中考
- 上助教課
- 監考
- 登記成績
- 諮詢
- 管理Moodle
- 處理修課學生事務
- 病症、迷思
- 大師出的書就是好書
- 擔心教學型教授不能指引學生研究方向。不發論文不代表無法知道研究趨勢,就像戰地記者沒有槍,更能忠實地記錄前線戰況,又像戰地醫生一樣,更能給予研究者前進的力量。
- 找指導教授應該找懂得如何讓你變厲害的指導教授而不是找自己本身很厲害的指導教授。
- 病症、聽不懂的演講
- 小圈子裡的一群人在搞
- 以聽不懂為正常
- 病症、期刊文化
- 一塌糊塗的教程
- 亂象、紙上談兵
死背教育心理學
- 亂象、以身作謫
這些修教程的大學生,上課玩手機、講話,抄作業,不遵守交通規則,在電腦室玩電動、吃東西,在圖書館講話、手機震動、鞋子拖地,而他們卻將是明天我們子女的老師。
- 亂象、要修數學系的專門課程
- 亂象、時間過短、沒錢的實習
- 亂象、紙上談兵
- 一絲希望
- 藥方、讓天賦自由
- 去登山、聽演講、看感人電影、出國打工遊學、去落後國家當志工。
- 你這輩子從小到大到現在,你是否有曾經做過一件事,當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沉醉其中、廢寢忘食,不做時會想去做,做的時候感到過癮,做完了會回味。
- 如果明天地球要爆炸了,你今天要做什麼
- 藥方、如何叫醒大學生
- 休學去便利商店、麥當勞、加油站打工一年。
- 曾經投入,末日待辦
- 看電影,聽演講,爬山。
- 選擇所愛的科系
- 努力經營捨娛樂
- 你們討厭不認真的老師,那你們討厭不認真的學生嗎?
- 藥方、補習班
只教原理,不教公式;適性揚才,不為考試。
- 藥方、教研分流
- 藥方、MOOC
- 免費
- 可以暫停、倒帶、快轉,學生中途可以將影片暫停去上廁所,聽不清楚、聽不懂的地方可以倒帶,已經熟悉的內容可以快轉
- 影片的長度只需實體授課的1/2,因為不會重複,也可把多餘的部分剪接掉
- 老師一勞永逸,只要錄下一次上課,影片就可以反復使用
- 可以剪輯、重拍,編輯出最好的影片
- 同一門課程,可以選擇個人認為教得最好的老師上課
- 學生可以挑選有興趣的課程
- 隨時、隨地都可以上課,無衝堂的困擾
- 無修課人數限制,不會有學生想學卻無法修的問題
- 教學影片放在網路上可以影響世界上更多學生
- 藥方、大學生應學習、具備的能力
- 時間管理
- 學習如何學習
- 獨立思考、自主思考
- 藥方、我不孤獨
- http://www.marco-learningsystems.com/pages/kline/prof/profchap2.html
- http://blog.mathhelpboards.com/
- https://www.maa.org/external_archive/devlin/LockhartsLament.pdf
- Dan Meyer 談數學課程需要改頭換面
- Ken Robinson在TED的兩次演講
- Freeman Hrabowski談大學科學教育成功之四大要素
- 藥方、讓天賦自由
- 重研究輕教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